洽洽品牌宣傳標語是:“快樂的味道”,那么這個標語有什么寓意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洽洽的品牌故事,從宣傳標語中了解洽洽的品牌精神和含義。
在閑暇時刻,看著電視劇的同時不知道能嗑下多少顆瓜子,你在嗑瓜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瓜子是怎么來的呢?瓜子有很多品牌,當屬洽洽瓜子最受歡迎,不起眼的洽洽瓜子卻成為了炒貨市場的佼佼者。說到這個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那就是陳先保,一個典型的安徽商人,不怕試錯,敢于大膽嘗試。
陳先保是一個不安于現(xiàn)狀的人,在80年代,他從學校畢業(yè)后,分到了一份鐵飯碗的工作,那個年代能有一份這樣的工作已經讓人羨慕了,但是陳先保卻在工作幾年后辭去了這樣的工作。在他看來,這份工作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于是投身進入了商海中。
1982年,陳先保從學校畢業(yè),進入安徽省商業(yè)廳的糖煙酒公司工作。陳先保學歷高,能力也強,一路升到了科長,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他覺得抱著鐵飯碗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華,決心辭職下海。
1995年,36歲的陳先保辭職下海,開啟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
因為沒資金沒人脈,陳先保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站放在了門檻較低的兒童冷飲行業(yè),租了一個小車間,辦起了生產兒童冷飲食品的小廠。
雖然做雪糕、冰棍并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當時國內冷飲行業(yè)競爭激烈的程度,并不遜色于現(xiàn)在的手機行業(yè),很多知名的冷飲企業(yè)都在搶冰棍、雪糕市場。
為此,陳先保的小冷飲廠算是毫無優(yōu)勢可言,但陳先保并沒有自暴自棄,他思來想去,又對市場進行了深入分析,決定推出“棒棒冰”這種產品。
“棒棒冰”,其實就是外形很像雙節(jié)棍,這樣獨特的造型很容易吸引小孩子,而且價格便宜,很快就打開了市場,還把銷路拓展到了好幾個城市。陳先保就這樣賺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棒棒冰”的技術含量其實并不高,同行看陳先保的棒棒冰賣得火,紛紛推出類似的產品,原有的市場日趨飽和,但陳先保又有了新想法:把冰棍賣到東北!
所有人都覺得陳先保瘋了,東北寒冷的氣候居多,當?shù)厝藭枰滹媶幔筷愊缺s信心滿滿,這份信心源自他的實地考察。
原來,陳先保在東北考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東北不是一年四季都冷,也有夏天,到了夏天也有很多人想吃冰棍。
更重要的是,東北有暖氣,過得比南方舒服,大冬天的也可以在屋里穿著背心吃冰棍。
就是這樣,陳先保率先邁出了一大步,挖到了北方更廣大的市場,年銷售額達千萬。
在兒童冷飲市場成功之后,陳先保又開始不安分了,想著琢磨別的生意,但是做什么好呢?
1998年,安徽省政府組織了一些企業(yè)家到外省考察,陳先保也在其中。考察的時候,因為比較無聊,不少企業(yè)家都會買點零食來吃,陳先保就開玩笑說:你們怎么這么愛吃零食。
話剛出口,陳先保就有了靈感,決定做炒貨,做瓜子!
說起炒貨,特別是瓜子,中國人實在太熟悉了,街邊隨便一個炒貨攤上就有得賣,利潤也不高,這么做能賺到錢嗎?
但陳先保的思維方式和平常人不一樣,他看到的是:瓜子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但現(xiàn)在作坊式的生產完全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一旦打造一個品牌,大規(guī)模專業(yè)化生產,還是有賺錢的機會的。
于是,陳先保創(chuàng)立了“洽洽”瓜子,之所以叫“洽洽”,是因為陳先保在廣場上散步,正好有一群人在跳恰恰舞,他覺得“恰恰”既時尚又好記,加上他的產品主打“煮瓜子”的概念,所以就改成了水字旁的“洽洽”。
以上就是關于洽洽品牌LOGO的品牌故事以及品牌宣傳語的定位,由此可以看出一個好的品牌宣傳語對品牌的價值是不可衡量的,優(yōu)秀的品牌和企業(yè)都會樹立自己的品牌宣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