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湖南省常德市要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加快旅游強市建設為目標,努力將常德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做大做強第三產業,構建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奮力推進常德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旅游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2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戰略決策,通過每年舉辦一屆全省旅游發展大會,從政策、資金、項目安排等八個方面全力推動承辦地旅游產業發展,出臺《關于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見》,促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前,湖南省內14個市州均將“旅游強市”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
常德是一座“桃花源里的城市”,經過多年發展,常德旅游初步形成了以桃花源為核心品牌的休閑旅游目的地,親水和城市休閑是常德旅游的主打產品。全市擁有等級景區41家(5A級1家、4A級11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家、省級旅游度假區1家、星級標準飯店50多家。近年來,全市直接或間接旅游投入達到300多億元,集中打造提升的桃花源、歡樂水世界、常德河街、城頭山、卡樂星球等旅游產品,廣受旅游市場和消費者好評。新推出投資10億元以上的桃源熱市云頂溫泉旅游度假區、漢壽同發野生動物世界均已對外開放。藍城集團、陽光華天旅游發展集團等優質文旅企業投資項目紛紛落戶常德。
為加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戰略機遇轉化為發展紅利、把競爭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常德探索通過景區門票價格優惠、旅游產品消費補貼、旅游消費信貸等方式擴大消費,舉辦文旅消費季、消費月等活動,建立資源整合、跨界營銷、票價補貼等機制,實行消費多領域跨界聯動,助力旅游行業復蘇,努力把旅游業做大做強。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旅游業呈現出“五個轉變”的新趨勢新特點——旅游經濟地位從經濟建設的邊緣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轉變,旅游發展模式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旅游消費需求從少數人的奢侈品向大眾化的消費品轉變,旅游消費方式從模仿型排浪式旅游向個性化多樣化旅游轉變,旅游增長方式從傳統推進方式向創新驅動方式轉變。常德要搶抓發展機遇,拓展新思維、探索新模式、闖出新路徑,通過強化六大舉措建設旅游強市。
——出臺大政策。組建由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建設旅游強市組織領導機構,建立建設旅游強市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出臺建設旅游強市的實施意見,探索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工作機制,加大旅游專項資金財政投入力度并保持適當比例逐年增長。
——打響大品牌。以“桃花源里,詩畫常德”為總體形象,形成以市級品牌為引領、區域品牌為支撐的旅游品牌體系。擦亮桃花源國家5A級旅游景區、柳葉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兩張金字招牌,建設好湖南省農耕文化名片代表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全力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支持桃花源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融合產業發展示范園區、壺瓶山創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城頭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熱市云頂溫泉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乃至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打造大航母。重點打造桃花源、柳葉湖、澧縣城頭山、桃源熱市云頂溫泉、漢壽同發野生動物園五大文旅產業航母,支持推進旅游產業向五個區域集聚發展。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降低文旅企業市場準入門檻,鼓勵民間資金投資,在全市范圍內梯次遴選5—10個重點項目推進建設。大力引進2—3家旅游戰略投資者、知名旅游企業集團或管理公司,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常德旅游經營體系。
——堅持大融合。推進常德河街非遺文化街區建設,打造城市旅游綜合展示區。開發溫泉小鎮、刺繡小鎮、木雕小鎮、民俗小鎮等特色旅游小鎮。吸引精品民宿、農家客棧等新業態進入農村,建設現代農業莊園、鄉村旅游創客基地、研學旅行基地、田園綜合體。推出體育旅游、康養旅游、動漫旅游等新業態,加快云計算、5G與數字創意產業在旅游場景中的應用,建設常德旅游數字經濟創意港。推出“常德印象”“常德味道”系列旅游商品,打造特色旅游商品購物街區。
——完善大交通。高標準建成常德高鐵樞紐站,建成廈渝通道常益長段,推進襄荊荊常段建設。開通城區到景區、景區到景區的旅游“直通車”,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向城市周邊旅游景點、鄉村旅游點延伸,打通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快旅慢游,無縫換乘”的旅游立體交通體系。大力發展智慧旅游,配套建設一級游客集散中心;建設智慧旅游平臺,推行“一碼游常德”,提升常德旅游智慧化水平。
——融入大圈子。積極融入長株潭經濟圈、大湘西生態旅游聯盟、武陵山生態文化旅游片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等,深化長江經濟帶、湘鄂豫黔等跨省區域旅游合作,重點打造湖南旅游“金三角”、“天下洞庭”等區域旅游合作品牌。搶抓高鐵開通新機遇,拓展成渝地區客源市場,輻射到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
“旅游強市”作為五個強市戰略寫入常德市第八次黨代會報告,“發展現代旅游業,打造區域旅游目的地”列入了常德市“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常德旅游要全面實現“四個強”,即綜合實力強,旅游業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接待游客總數達到1億人次,旅游業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活力動力強,旅游業對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帶動作用顯著提升;產業競爭力強,旅游經濟總量、市場規模、品牌優勢、服務質量、游客滿意度等指標進入全省前列;服務能力強,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配套、人才體系健全、管理服務優質、安全保障有力、信息準確快捷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上一篇:高端寵物食品包裝設計案例賞析
下一篇:干貝禮盒包裝設計排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