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與應急產業博覽會介紹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安全與應急產業是為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動提供專業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產業。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3號)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財政部、科技部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安全〔2018〕111號),以及工信部印發的《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工信部〔2017〕153號),等有關文件的規定,發展應急產業,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特別是市場力量參與到應急處理中,讓專業化、社會化的應急服務與政府力量形成很好的互補關系。
為積極響應國家平安建設,助力國內外品牌企業加快東北亞地區市場戰略布局。定于2019年9月在吉林省長春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一帶一路”中國(吉林)首屆安全與應急產業博覽會,總體展出規模達五萬平米。
展會同期活動
(一)“一帶一路”中國(吉林)安全與應急管理高峰論壇
1、交通運輸行業安全與應急管理分論壇
2、人防安全與應急管理分論壇
3、校園安全與應急管理分論壇
4、消防安全與應急管理分論壇
5、自然災害與應急管理分論壇
6、事故災難與應急管理分論壇
7、公共衛生事件與應急管理分論壇
8、社會安全與應急管理分論壇
(二)政府、企業安全與應急產業采購說明會:包括各地、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專項采購說明會
(三)綜合及專項應急實況演練
消防、逃生應急演練
危重傷員救助演練
地震應急演練
吉林省首屆應急救援力量技能大賽
安全與應急產業博覽會詳細信息
地址:長春國際會展中心 長春市會展大街100號
參展行業:公共、安防、智能
開展城市:長春
主辦單位:中國應急管理學會、吉林省應急管理學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長春市委員會、吉林省安全科學與工程學會、長春晶遠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晶遠安全與應急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4008110220
地址:暫無
展品范圍:
(一)成果展/集中展示我省改革開放以來,關于防災減災、應急救援、安全生產取得的成果與大事跡、未來方向,由省級宏觀展及各市州分項展組成。/(二)專業展/圍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四大板塊,涉及到十四項類別企業產品及技術展示。/1、高精度監測預警產品展: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監測預警企業及產品。/2、高可靠風險防控與安全防護產品展:救援人員防護產品、重要設施防護系統、工程與建筑施工安全防護設備、防護材料等企業及產品。/3、新型應急指揮通信和信息感知產品展:應急管理與指揮調度平臺、應急通信產品、應急廣播系統、災害現場信息獲取產品等。/4、特種交通應急保障產品展:全地形救援車輛、大跨度舟橋、大型隧道搶通產品、除冰雪產品、海上救援產品、鐵路事故應急處置產品等。/5、重大消防救援產品展:軌道交通消防產品、機場消防產品、高層建筑消防產品、森林滅火產品、消防偵檢產品、高性能綠色阻燃材料等。/6、專用緊急醫學救援產品展:航空應急醫療系統、核生化洗消產品、重大傳染病治療性疫苗等。/7、事故災難搶險救援關鍵裝備展:人員搜索與物體定位產品、溢油和危化品事故救援產品、核事故救援產品、礦難事故救援產品、特種設備應急產品、電力應急保障產品、高機動應急救援系統裝備、大型排澇裝備、多功能應急電源產品、便攜機動救援裝備等。/8、智能無人應急救援裝備展:廢墟搜救與運輸機器人、火災救援機器人、核生化事故救援機器人、排爆機器人、偵檢機器人、無人救援飛行器、無人海上救援船等。/9、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處置專用設備展:移動式醫療垃圾快速處理裝置、禽類病原體無害化快速處理裝置、有害有毒液體快速處理技術裝備、移動式可再生能源或水處理裝備、土壤(水、大氣)污染快速處理裝置等。/10、先進社會安全保障產品展:反恐防暴產品、社會安全防控設備、信息安全產品等。/11、應急管理支撐服務展:風險評估服務、隱患排查服務、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等。/12、應急專業技術服務展:自然災害防治技術服務、消防技術服務、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應急測繪技術服務、安保技術服務等。/13、社會化應急救援服務展:緊急醫療救援服務、航空救援服務、應急物流服務、道路救援服務、安全教育培訓服務、應急演練服務、巨災保險等。/14、信息化技術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信息化技術與應用、民用消費類安防產品等其他社會公共安全產品;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傳輸層、以及應用層;覆蓋物聯網、rfid、金融支付、NB-IOT、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無線通訊、印刷電子、物聯網標準、物聯網應用、“安全智慧城市”成果平臺展示。/(三)科普展/通過專業知識的圖文、實物展示,向社會各界普及防災減災、應急救援、安全生產知識,加強對全民安全和風險意識宣傳教育,提高企業、家庭、個人在逃生、避險、防護、自救、互救等方面的能力。
上一篇:中國國際電子電器應用膠展覽會介紹
下一篇:中國特殊食品大會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