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動漫形象,可以瞬間讓你的客戶記住你,喜歡你,把你和其他有競爭力的品牌區分開來。這就是動漫形象在品牌營銷中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好的動漫形象有什么標準?有什么套路可以用嗎?以下藝點意創邊肖為漫畫形象策劃設計提供了一些思路,供大家參考。
第一,產品擬人化
動漫形象的目的不是為了賣萌,不是為了好看,不是為了化妝門面。別人有我就有一個。動漫形象的目的是為了賣貨。所以,第一點就是你的動漫形象最好與你的產品類別和產品特點相關,這樣才能幫助客戶聯想到你賣的是什么產品。因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產品特征的擬人化”。
這方面最典型的成功案例是“米其林輪胎人”的卡通logo,其創意來源于“一堆輪胎堆在一起,看起來像一個人”,成為米其林原本獨特的形象,幫助公司成長為全球最大的輪胎品牌之一。經過近百年的演變,形象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樣子。但是輪胎的形狀一直沒變。
然而,形象的人格化并不能保證世界。為了完全賣貨,不顧顧客感受,動漫形象的營銷功能會大大降低,甚至人們會回避,從而失去動漫形象打動心靈的作用。所以在產品擬人化的時候,也要注意卡通人物的美感和情感,是否大家都喜歡,是否一見鐘情。
二、熟悉生活
從文章開始,漫畫形象的第一個作用就是讓客戶記住漫畫形象可以有效降低客戶記憶和區分的成本。所以,你的動漫形象應該是一個具象的模型,一個具象的人或動物,一個有個性有生命力的“生物”。只有具體的東西才是我們大腦中熟悉的東西。只有活著,我們才能與大腦中的潛意識交流。不管這個形象是搞笑、調皮、可愛還是夸張,我們都可以和他交流,但是沒有人喜歡一塊“木頭”。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QQ,我們每天都在用。它的卡通形象是企鵝,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你的動漫人物應該是大家都見過的熟悉的東西。不要為了有所作為而試圖創造完全不同的東西。每個人都沒有時間去分辨和記住你。
當然也禁止沒有個性,太受歡迎。你還是要有自己的個性。
三、人物原型
說到大腦中的潛意識交流,最好的動漫形象總是來自生活,或者說那些我們從小聽故事看世界就一直刻在記憶里的歷史文化中的形象。我們稱之為“原型”。
原型卡通形象因為這些形象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它早已是我們熟悉的東西,是我們喜歡的東西。當一個企業把這種文化內涵的符號培育和挖掘成自己的品牌獨特形象時,這種形象的美好記憶就會自動嫁接到你的品牌上。
例如,中國在1990年舉辦亞運會時,留下了一個成功的文化原型,吉祥物熊貓潘潘后來被許多企業使用,包括潘潘食品、潘潘門窗.熊貓潘潘之所以有價值,是由社會的文化和歷史內涵決定的,熊貓是每個中國人都熱愛的國寶。它可愛的性格,超萌的形象,潘潘的名字,滿足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內心需求,所以成為一代人長久的記憶。企業使用這種持久的記憶(這里就是原型),其美好的聯想和記憶自然可以移植到品牌上,從而幫助企業發展。
心理學家榮格在他的書《心理學與宗教》中解釋了原型,它是一種具有集體本質的形式或形象,通過神話的元素出現在世界各地,也是個人潛意識的產物。
根據原型理論,西方電影人和品牌科學家一致將大片的原型分為12種:英雄、國王、亡命之徒、情人、普通人、小丑、魔術師、天真的人、探險家、智者、看護者和創作者。每一部受歡迎的電影和品牌都有原型的支撐。比如哈雷戴維森摩托車,一直是違規不法分子的定位。耐克是英雄的形象。卡通形象的創作和設計也遵循這一原則。你好ktty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哆啦a夢機器貓,一個無所不能的魔術師。奧特曼是超級英雄。其實hello ktty本身的成功就是利用了人們喜歡可愛貓的原型力量。
所以我們在設計一個動漫形象的時候,最好先有一個具象的定義,他(她)應該是什么樣的人。他(她)的核心特點是什么。如果不把這些東西研究透徹,你的性格,即使是具體的東西,也會因為缺乏背后原型力量的支撐而沒有天生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結論:
總的來說,“一見鐘情,一目了然,念念不忘”是我們衡量一個品牌動漫形象成功與否的16字方針。“愛”是情感交流,讓人喜歡。“清楚地知道”是指大家都知道你賣的是什么產品或服務,“過目不忘”是指下次需要購買這樣的產品或服務時,可以想到我,微笑著選擇我。這一切的基礎是,別忘了給你的漫畫注入生命、個性、原型力量。
上一篇:你了解卡通形象的使用嗎
下一篇:動漫吉祥物品牌價值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