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畫冊的制作需要按照一定的設計規則來進行,如果理念、創意、技術等前提條件足夠,那么畫冊才能完美呈現。到目前為止,專輯制作的設計工作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三大設計流程:定位、呈現、表達。畫冊設計原則如下:
1.大小比較
尺寸與大小的關系是最重要的塑造要素之一,幾乎可以決定形象與和諧的關系。大小差別不大,給人一種沉穩溫柔的感覺,而大小差別很大,給人一種鮮明的感覺和力量感。
2.明暗對比
陰陽、正反、晝夜等等,都能讓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明暗的關系。第一胎嬰兒剛開始只能在視覺上分辨明暗,而牛、狗等動物可以簡單的分辨黑白,但不能輕易分辨色度或色相。所以明暗(黑白)是色彩感最基本的要素。
3.厚度比較
字體越粗越陽剛。如果它代表時尚和女性,通常用精致的文字來表達。如果細詞量增加,粗詞量要減少,這樣搭配看起來更亮。
4.曲線和直線的比較
曲線很柔和,很平緩;直線充滿了硬朗、犀利和陽剛之氣。在本質上,兩者是適當混合的。通常我們并不重視這種關系,但當一條曲線或直線強調某個形狀時,我們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有了相應的情緒。所以為了加深對曲線的印象,我們經常用一些直線來強調。也可以說,少量的直線會讓曲線更加引人注目。
5.紋理對比
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肌理可能很少聽到,但在藝術中,肌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塑造元素。比如放松、順滑、濕潤等。都是描述性的紋理。所以,肌理不僅表現情感,還與這種情感相交融。
當我們觀察畫家的作品時,我們經常注意他們的顏色和繪畫的構圖。其實質感是決定作品風格的主要因素。雖然顏色或物體會發生變化,但基本紋理與畫家的本質密切相關,不容易改變。其實這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對情緒的影響也最強。
6.位置比較
把一個物體放在畫面的兩邊,既能強調,又能產生對比。圖片上、下、左、右角和對角都有潛在的力量點,隱藏的力量可以通過排列照片、標題或標志、標記等來顯示。因此,在潛在的相反位置放置不同的成形元件可以顯示對比關系并產生緊湊的畫面。
7.主從對比
布局設計和舞臺設計一樣。當主角和配角的關系明確后,觀眾的心理就會安定下來。明確表達主從手法是一種非常正統的作曲方法,能讓人心安理得。如果兩者的關系模糊不清,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反之,如果主角太強,就會失去動作,變成低俗的畫面。
劇里的主角大家都能看到。如果能在版面上顯示哪個是主角,會讓讀者更好的理解內容。所以主從關系是設計和配置的基本條件。
8.運動與靜止的比較
故事的開頭有開頭,有解釋,有變化,有結果。在一個院子里,還有假山、池水、植被、瀑布等等。同樣,在設計和配置中也有激烈的動態和安靜的部分。
擴散或流動的形狀稱為“移動”。水平或垂直加固形狀是“靜態的”。兩者排列在相對的地方,“動”的部分占據了很大的面積。
“靜態”部分占用面積較小,周圍留有適當的空間,以強調其獨立性。這種排列一般用于配置畫面四角的關鍵點。所以“安靜”部分雖然只占很小的面積,但卻有很強的存在感。
9.各種各樣的比較
還有曲線與直線、縱橫、銳角與鈍角等各種對比。如果把上面提到的各種對比和這些元素結合起來,就可以做出一幅充滿變化的畫面。
10.發起和接受
布局的整個空間因為各種力量而動態,進而主導空間。動態形狀和接受這種動態的其他形狀相互配合,使空間變化更加生動。
我們要建假山園林的時候,很注重流水的出口,因為流水的出口是動態運動的起點,整個園林都會受到它的影響。說到布局構圖,原理是一樣的。起點和接收點會相互呼應協調。它們之間的距離越大,效果越顯著,畫面兩端都可以使用。但要特別注意起點和接收點的平衡,強弱要有適當的變化。一方太弱,就不能引起共鳴。
11.地圖和地面
當明暗顛倒時,地圖與地面的關系會發生變化。一般印刷品都是白紙印刷,白紙為底,黑字為圖。相反,有時候反白字的效果印在黑紙上。此時黑色背景為地面,白色文字為畫面,這是一種黑白轉換的現象。
12.平衡
走路踢大石頭時,身體會因為失去平衡而摔倒。這時候自然要迅速伸出一只手或腳來維持身體的平衡。根據這個自然原理,如果我們改變一部好的原作各部分的位置,并與原作進行比較,就很容易理解平衡感的構成原理。
13.對稱
從一個點開始,同時向左右擴展的形式叫左右對稱,英語里叫對稱。應用對稱性原理可以發展出旋渦等復雜狀態。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對稱的東西,比如佛像的配置,或者日本神社中寺廟的配置。對稱會表現出高格調和格調的形象。
14.強調
在同一風格的布局中,在不影響風格的情況下,加入適當的變化會產生強調的效果。強調打破了版面的單調,使之轟轟烈烈,生動活潑,充滿變化。比如布局是用文字排的,看起來很枯燥。如果加上插圖或照片,會像石頭扔進平靜的水中,引起一陣陣漣漪。
15.比例
希臘藝術的特點是“黃金比例”。在設計建筑的長、寬、高以及柱子的類型和位置時,如果能參照“黃金比例”,就能產生希臘特有的建筑風格,也能產生一種穩重、適度緊張的視覺效果。長比、寬比、面積比等。能起到和其他造型元素一樣的作用,表現出優秀的形象。因此,使用合適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16.節奏
有共同印象的形狀重復排列會有節奏感。不一定要用一樣的造型,只要有強烈的印象就行。三下四下都能產生輕松的節奏感。有時候,如果只用特征形狀兩次,就會有節奏感。
17.左右重心
在人的感情上,左右是有細微差別的。因為右下角有個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在考慮左右平衡時,如何處理這個地方就成了關鍵問題。
人類的視覺更自然地從右上流向左下。排列文字時,右下角是空的,用來排列標題和插圖,會產生一種自然的流動。逆轉的話會失去平衡,變得不自然。這種左右方向的平衡感可能和人的右撇子有關。
18.集中化和擴散
在我們的情緒中,我們總是意識到事情的中心部分。雖然我們以冷漠的眼光看待事物,但是在我們的內心,我們總想去探查其中的中心部分,這讓我們感到安全,這就構成了向心的視野。一般來說,向心式看似溫和,也是一種流行的方式,但很容易變得平凡。離心排版可以稱為擴散式?,F代舞蹈設計
在版式設計中,標題的大小必須根據內容來確定。標題與文本大小的比率稱為跳轉率。跳躍率越大,布局越活潑;跳轉率越小,布局風格越高。根據這個尺度,很容易判斷布局的效果。這篇文章的標題和字號確定后,還要考慮雙方的比例關系,如何進一步調整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研究課題。
20.統一和協調
如果過分強調對比關系,預留過多的空間或者添加過多的塑形元素,很容易使畫面混亂。調和這種現象,最好加入一些共同的塑造元素,讓畫面有共同的風格,整體有統一和諧的感覺。
同態的東西反復使用,可以讓布局有一種和諧感。同態的東西搭配在一起,就能產生一種連續感。兩者的結合可以創造出統一和諧的效果。
21.電線
布局會根據眼睛看到的方向或者物體指向的方向生成一條引導路線,稱為引導線。設計師在構圖時,往往會用線來使整個畫面更加引人注目。
22.形式的形象
一般的排列形式都是以四邊形(轉角版)為標準形式,其他形式都屬于變形。角板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給人規律性的感覺,表情很少,而其他的變形則呈現出各種表情。比如變成銳角的三角形,有一種銳利而生動的感覺;接近圓形,有一種溫柔無力的感覺。
同樣的曲線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表現良好的圓和用儀器畫的圓,有硬朗的質感,但徒手畫的圓有柔和的圓曲線之美。
23.水平線
黃昏時,地平線和夕陽融合在一起,在黎明明,明亮的日出從地平線升起。橫線給人一種安定平靜的感覺。無論事情的開始或結束,橫線總是表達靜止的瞬間。
24.垂直線
垂直線的活動感和水平線正好相反。豎線代表向上延伸的活動,具有硬朗理性的形象,使布局顯得平靜明亮。如果對垂直度的強調不合理,就會變得生硬,讓MoMo里的人難以接近。
將垂直線與水平線進行對比,可以使它們的屬性更加生動,既使畫面緊湊,又避免了MoMo的僵硬,從而取長補短,使布局更加完整。
25.晴天和陰天
從黑暗的洞穴中,看外面明亮的場景時,洞穴中的人物總是用輪廓來表示,而外面的風景需要仔細畫。這是為了同時把握日常情況和異常明暗,展現不可思議的空間。
正常的明暗狀態叫“晴天”,相反叫“陰天”。在排版時,利用晴天和陰天的明暗關系,可以繪制出不同日常感受的新圖像。
26.空白空間的數量
快速的說話方式適合晚上播報新聞,但不適合當司儀,因為每一句都有太少的空白。談談版面設計的留白量也很重要。即使拍的是同一張照片,由于空格量大,同一句話也很難表達其真實形象。無論版面多么平衡,文章多么漂亮,讀者看到版面的空白量都會給它一個很好的評分。
27.布局率
在設計紙上,使用的版面面積稱為版面,版面占整個頁面面積的比例稱為版面率??瞻椎臄盗繉Π婷娴挠∠笥袥Q定性的影響。如果有更多的空白部分,會改善風格,穩定布局;少一些空白會讓人覺得活潑。在設計信息豐富的雜志頁面時,顯然不適合使用更多的空白。
上一篇:平面設計表現手法常識
下一篇:畫冊設計基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