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明顯,果蔬資源豐富。但我國80%以上的果蔬以常溫或自然狀態下的物流為主,缺乏高效、實用、節能、安全的果蔬保鮮技術和設備,使得果蔬采后損失達到總產量的20% ~ 30%;此外,采后商業處理技術落后,果蔬的商業處置率不到30%,造成農副產品資源的極大浪費;此外,果蔬物流配送體系發展的滯后也制約著我國果蔬的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保持果蔬的品質和特性,減少季節性和區域性外部環境條件的限制,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延長產品的貨架期,人們采用了各種技術方法,如低溫冷藏技術、涂膜保鮮技術、氣調包裝、化學保鮮技術等。盡可能延長果蔬的保質期,滿足消費者對果蔬營養、美味、安全的需求。
一、氣調包裝
(1)概述
氣調貯藏被稱為農產品保鮮領域的第二次革命,其在農業上最早的應用是羅馬時代玉米被貯藏在地窖中,他們利用地窖形成缺氧環境來抵御害蟲的生存;現代氣候控制科學始于1819年。法國J.E.Berdard發現,低O2和高CO2可以延緩水果的成熟。雖然這項研究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但并沒有用于商業用途。之后在1916年和1918年,英國的F .基德和C .韋斯特分別研究了氣體成分對白芥子和蘋果的影響,并于1927年發表了一篇經典的研究報告,叫做氣體儲存;20世紀40年代后,各國迅速發展了果蔬氣調貯藏。在20世紀40年代,加拿大的菲尼普將氣體儲存簡稱為可控氣氛儲存。后來出現了一種用包裝和膜材料呼吸降低O2、增加CO2的方法,即自發氣調包裝貯藏,簡稱MAP。目前已經在世界各地使用。比如英國的MAP保鮮魚已經占到了MAP保鮮食品零售的10%;西歐北歐可以在超市買到各種MAP鮮魚;美國氣調貯藏的蘋果量占總貯藏量的44%,而英國達到80%。我國氣調貯藏的應用歷史最早記載于公元11世紀,用于貯藏荔枝、蘋果、葡萄等竹節、罐、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分別于1956年、1960年和1973年對荔枝、香蕉和蘋果進行了氣調研究。1978年在北京、大連、青島建立機械式氣調倉庫,1988年由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中心研制出果蔬專用PVC保鮮膜,實際應用于蘋果、葡萄、黃瓜、蒜苗
甜咪咪月餅包裝盒設計豐收園彭祖長壽獼猴桃包裝設計文君茶品包裝設計氣調保鮮包括以下兩種形式。
一種是氣調貯藏(CA),適合大量果蔬的長期貯藏。工程表現形式為大容量定點氣調倉庫或氣調集裝箱。可控氣氛儲存是通過不斷控制倉庫或容器中的氣體,通過機械裝置和儀器控制混合氣體的組成來實現的。經過多年的研究,其主要技術機理和工程應用已經比較成熟。
二、氣調包裝,簡稱MAP,適合長途運輸或小包裝銷售,定義為“在能防止氣體進出的材料中調節食品氣體環境的包裝技術”。對于果蔬,根據果蔬制品的不同生理特性,采用透氣性和透濕性不同的塑料薄膜或容器包裝果蔬,通過自發調節包裝內氣體的比例,控制果蔬的呼吸速率,延長保質期。氣調包裝技術為果蔬保鮮和銷售開辟了新的途徑。它不僅解決了高溫、高壓、真空包裝食品的品質劣變問題,而且克服了冷凍冷藏食品保質期短、流通成本高的缺點。同時包裝外觀好,有利于運輸保存、貨架展示和產品銷售的增值能力。氣調包裝作為果蔬的流通包裝,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保鮮效果好的特點,是一般包裝和其他保鮮包裝無法比擬的。越來越多的產品可以通過氣調包裝進行加工。
廣安特產禮盒食品包裝設計珠海鄂煥禮盒包裝設計巴山綠源核桃包裝設計(二)氣調包裝機理及特點
目前,氣調保鮮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效、最先進的果蔬保鮮方法之一。其主要機制是在維持果蔬生理狀態的同時控制環境中的氣體成分。一般來說,降低氧氣濃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可以抑制果蔬的呼吸強度,減少果蔬中的物質消耗,從而延緩果蔬的衰老,延長貨架期和貯藏期,更長時間保持新鮮和可食用。其主要特點如下。
(1)能保持果蔬的穩定性。在氣調貯藏環境中,通過調節各組分氣體的濃度,可以降低果蔬產品的呼吸強度和乙烯產生速率,延緩果蔬的后熟和陳化,從而保持果蔬產品的穩定性。
(2)提高產品質量,延長保質期。在貯藏環境中,氣調包裝可以降低果蔬的生理代謝,減少營養物質和能量的消耗,增強果蔬抵抗微生物作用的能力,使包裝后的果蔬減少營養物質的損失,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營養價值,提高產品質量,延長保質期。
(3)果蔬包裝美觀,便于流通,果蔬包裝方式更加靈活,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提高了經濟效益。
(4)有利于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發展。該產品已儲存在氣調包裝中
上一篇:產品包裝中色彩的對比與調和
下一篇:標志設計有哪些原則